特斯拉最新公布的財報顯示,第一季度,特斯拉總營收為 187.56 億美元,同比增長 81%,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 33.18 億美元,同比增長 658%,創單季凈利紀錄,均超過市場預期。
財報還顯示,特斯拉賣一輛車賺 7 萬,又 " 賺瘋 " 了。財報發布后,特斯拉盤后漲幅達到 5.57%。
特斯拉將第一季度的業績歸功于交付量的增長和車輛售價的提升。
特斯拉一季度的交付量為 31 萬輛,同比增長 68%,其中 Model 3/Y 依舊是銷量支柱,占總交付量的逾 95%,Model S/X 交付量也有一定提升,這直接推動汽車業務營收同比增長近 90% 至 168.61 億美元,占總營收的近九成。
銷量增長是一方面,特斯拉的多次漲價也是保證盈利的重要因素之一。
第一季度時,國內整個汽車行業都面臨著補貼退坡、原材料價格持續走高、芯片短缺的難題,大部分新能源車企因此漲價,特斯拉就屬于漲得最頻繁、最多的一批。
以 Model 3/Y 為例,據統計,特斯拉一季度對這兩款車在中國的售價進行了 3 次調整,單次幅度在 1-2 萬元不等。3 月的前半個月,Model 3 高性能版和 Model Y 長續航、高性能版車型兩度漲價,分別從 33.99 萬、34.79 萬和 38.79 萬漲至 36.79 萬、37.59 萬和 41.79 萬元。
而其他國內品牌,大多只漲價一次,幅度也相對較小,例如蔚來和理想汽車的漲幅分別為 1 萬和 1.18 萬元。
按照 31 萬的交付量和 33.18 億美元的凈利粗略計算,特斯拉每交付一款車就可獲利 1.07 萬美元(約合人民幣 6.88 萬元)。
當然,凈利潤的走高也離不開對成本費用的控制。
例如,特斯拉一季度的運營費用同比增長 15% 至 18.57 億元,不僅漲幅遠小于營收,且較上一季度下降了近 17%,研發投入也基本保持平穩,僅占總營收的 4.6%。
盡管多次漲價,但因生產暫停導致交付時間普遍延長,特斯拉還是處于 " 一車難求 " 的狀態,甚至出現二手車比新車貴的情況。
3-4 月,因疫情封控措施,特斯拉上海工廠兩度停產,累計超 20 天,按照日產量 2000 計算,產能損失超過 4 萬輛,交付周期也隨之延長。
特斯拉中國官網顯示,目前 Model 3 后輪驅動版本的交付時間達到 5-6 個月,Model Y 后輪驅動版為 2-4 個月,其他版本的周期則更長。這無疑會勸退一波消費者,也拖累了業績表現。
馬斯克似乎認為停產對整體產能影響不大,預計該工廠二季度產能與一季度接近,因其他工廠的生產陸續進入正軌,特斯拉今年整體產能將達到 150 萬輛。財報顯示,上海工廠目前的年產能超過 45 萬輛。
受制于供應不足,特斯拉的工廠已經連續幾個季度未處于滿負荷運轉狀態,特斯拉表示,這種情況可能會持續至今年年底。
對于新產品,馬斯克透露,特斯拉正在研發一款不配置方向盤和踏板的 RoboTaxi(自動駕駛出租車),希望能在 2024 年實現量產,這將成為特斯拉增長的 " 巨大推動力 "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特斯拉發布如此亮眼的業績后,馬斯克解鎖了總計 230 億美元的薪酬包。
此前福布斯的數據顯示,馬斯克的身家已經達到 2190 億美元,如今特斯拉牌 " 提款機 " 再添一筆,馬斯克又多了幾分 " 為所欲為 " 的底氣,例如對推特發動收購要約。
ZAKER 新聞出品
文 / 鮑星娃
編輯 / 曾憲天